集佳代理“海爾”手機專利侵權案一審勝訴

2005-09-16
  2005年3月15日,原告解文武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稱:青島海爾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公司”)生產銷售的海爾信鴿3100手機所具有的“智能防盜”功能是對其名稱為“手機自動隱形撥號報失的實現(xiàn)方法”這一發(fā)明專利的模仿和變劣,遂要求法院判定海爾公司的上述手機產品構成專利侵權。

  海爾公司接到法院的應訴通知后,委托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逯長明、北京市集佳律師事務所律師梁勇共同制訂應訴方案并代為應訴。集佳律師通過反復論證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原告違反了“禁止反悔”原則。利用“禁止反悔原則”做不侵權抗辯,一定能夠勝訴。

  2005年6月6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并在法院的主持下在現(xiàn)場對涉案手機進行演示勘驗。法院開庭審理后認為:由于原告在涉案專利審批階段對其權利要求進行了部分限定和放棄,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應禁止其反悔。在此條件下,法院認定:由于原告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的智能防盜方法在技術特征上存在非法用戶不能正常使用以及隱形撥號與顯形撥號的特征上的本質區(qū)別,被控侵權產品的智能防盜方法與原告專利方案既不相同也不等同,并未落入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因此,原告的起訴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2005年7月29日,一審法院做出判決:駁回原告解文武的全部訴訟請求。

 

相關關鍵詞